0750-2789688

13829290108

Banner
首页 > 新闻 > 内容

工业级不锈钢铸件加工关键控制点:7项技术解决气孔与缩松问题

20230831161103c911f7e7dcc14c4aaafb206b16d0b0ec

在工业级不锈钢铸件生产过程中,气孔和缩松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常见缺陷。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铸件强度下降、密封性失效甚至直接报废。本文将系统分析缺陷成因,并介绍7项被行业验证的实用控制技术。

一、气孔与缩松的成因分析

  1. 熔炼环节气体残留:不锈钢熔炼时若脱氧不充分,氢、氮等气体会在凝固时析出形成气孔

  2. 模具排气设计不足:树脂砂模或蜡模的排气通道设置不当会阻碍气体排出

  3. 浇注系统设计缺陷:浇口位置或截面积不合理导致金属液紊流卷入空气

  4. 凝固收缩补偿不足:厚壁部位因补缩通道不畅易形成缩松

二、7项关键技术控制要点

1. 熔炼工艺优化

  • 采用Ar气保护熔炼降低氢含量

  • 加入稀土元素(如Ce)细化晶粒,减少气体溶解度

2. 模具排气系统设计

  • 在分型面设置截面≥6mm²的排气槽

  • 复杂件采用3D打印砂芯,内置蜂窝状通气结构

3. 阶梯式浇注方案

  • 对高度>500mm的铸件采用底注+侧浇复合系统

  • 浇口速度控制在0.5-1.2m/s(依据铸件壁厚调整)

4. 定向凝固控制

  • 使用铬铁矿砂制作冒口,延长补缩时间30%-40%

  • 厚壁部位设置外冷铁,强制建立顺序凝固梯度

5. 过程监控手段

  • 引入熔体氢含量在线检测仪(控制<2ppm)

  • 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控模具温度场分布

6. 后处理工艺改进

  • 对承压件实施热等静压处理(HIP),消除内部微孔

  • 酸洗后增加超声波探伤复检环节

7. 材料配比调整

  • 对316L类奥氏体钢,将Si含量控制在0.8%-1.2%以改善流动性

  • 添加0.03%-0.06%的Ti元素固定游离氮

三、典型案例对比

某阀门生产企业实施上述措施后:

  • 气孔缺陷率从8.7%降至1.2%

  • 射线探伤合格率提升至98.5%(原89.3%)

  • 机加工废品成本降低62%